关于做好2022年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 招生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为培养复合型、创新性和实践性高素质人才,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学位〔2019〕20号)及《南昌大学本科学生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管理办法(试行)》(南大教函〔2021〕38号)有关规定,经学院申请、学校审核,2022年我校开设新闻学等21个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以下简称“辅修学士学位”),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开设辅修学士学位专业情况
序号 | 开设单位 | 招生专业 | 专业大类 | 授予学位类别 | 年学费 |
1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文学 | 3500元 |
2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广告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文学 | 3500元 |
3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文学 | 3800元 |
4 | 外国语学院 | 俄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文学 | 3800元 |
5 | 外国语学院 | 法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文学 | 3800元 |
6 | 外国语学院 | 西班牙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文学 | 3800元 |
7 | 外国语学院 | 日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文学 | 3800元 |
8 | 经济管理学院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经济学 | 3800元 |
9 | 经济管理学院 | 金融学 | 金融学类 | 经济学 | 3800元 |
10 | 经济管理学院 | 会计学 | 工商管理类 | 管理学 | 3800元 |
11 | 经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管理学 | 3800元 |
12 | 法学院 | 法学 | 法学类 | 法学 | 3800元 |
13 |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心理学类 | 理学 | 4000元 |
14 |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管理学 | 3800元 |
15 |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管理学 | 3800元 |
16 |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管理学 | 3800元 |
17 |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类 | 管理学 | 3800元 |
18 | 旅游学院 | 旅游管理 | 旅游管理类 | 管理学 | 3800元 |
19 | 旅游学院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旅游管理类 | 管理学 | 3800元 |
20 |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 | 工学 | 4200元 |
21 |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计算机类 | 工学 | 4200元 |
二、政策解读
2022年学校辅修学士学位培养执行“20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遵照201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有关条款,具体按2021年教务处发布的《南昌大学本科学生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执行。特别说明以下几点:
1.学生只允许选择与主修专业不同专业大类的辅修学士学位专业,可以选择同一学科门类但不同专业大类的辅修学士学位专业。具体专业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详见“南昌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情况表”(附件2)。
2.学生辅修学士学位专业的课程成绩记为“辅修”性质,记入学生成绩单,可以单独打印学生辅修成绩单,也可以并入学生主修专业成绩单。“辅修”性质课程不充抵主修专业学分,不纳入学生主修专业学业成绩排名的平均学分绩点计算范围,不影响学生在主修专业的学业成绩排名。
3.辅修学士学位学制2年,承办学院根据学生报名情况采取跟普通专业班学习或单独开设辅修专业班学习两种方式授课。单独开设辅修专业班上课时间原则上安排在晚上或双休日,上课教师的聘请及排课、课程考核等日常教学管理由承办学院具体负责安排。
4.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取得主修专业所属学科的学士学位的学生,修满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颁发“南昌大学辅修专业证书”,同时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有关规定,经南昌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在主修学士学位证书中标注辅修学士学位,不单独发放学位证书。
三、报名流程
1.报名对象:校本部(前湖校区、东湖校区、青山湖校区)本科一、二年级学生(不包括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且已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在2.0以上(对拟申报的专业确有特长和兴趣的可适当放宽)。
2.报名时间:5月21日至6月21日。
3.上课时间:开学第二周正式上课,上课时间原则上为晚上或双休日,具体以各开设单位通知为准。
4.报名程序:
(1)学生采取微信公众号网上报名,详见“辅修学士学位报名学生操作指南”(附件3)。
(2)学院教务员审核操作详见“辅修学士学位报名学院审核操作指南”(附件4),审核后打印“南昌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申请表”(附件5)。
(3)学生报名成功后,应根据“开设单位辅修专业工作联系QQ群号一览表”(附件6),选择加入相应的QQ群,以便及时相关资讯。
(4)后续有关要求由各开课单位具体安排。
注:
1.如报名人数太少,开设单位有权中止招生计划。
2.报名操作过程中如有疑问,请咨询学籍科黎鹏老师,83969100。
特此通知。
教务处
2022年5月20日





